最新動態

  • announcement image
    英文學系系友會

    創校73週年各系所校友返校歡聚齊賀

  • announcement image
    英文學系系友會

    2023春之饗宴英文系友會活動

     本系有四位系友榮獲2023傑出系友,分別為紀春錦學長、杜綉珍學姊、蔡若芸學姊與江惠真學姊。

  • announcement image
    英文學系系友會

    英文系系友回娘家

  • announcement image
  • announcement image
    英文學系系友會

    ◎活動名稱:英文系校友林良《純真的境界》獲第36屆金鼎獎之兒童及少年圖書獎人文類獎

    內   容:   同安街尾,紀州庵內,咖啡桌前,一手暖茶,「一把筆停下,彷彿浪費生命。」穿著藍衣襯衫、頭髮斑白、說話時優雅中帶點靦腆笑容的他笑著表示。他是現已88歲的林良,1966年畢業於本校英文系,用筆為許多人童年回憶增添色彩,著名作品如《小太陽》、《現代爸爸》、《小紅球流浪去》等,2005 年從《國語日報》董事長兼發行人職位退休,但仍持續從事兒童文學寫作的林爺爺,多次得獎,更於今年7月以《純真的境界》獲第三十六屆金鼎獎之兒童及少年圖書獎人文類獎。 回憶中的溫暖燈籠   回憶起對淡江最深的印象時,林良笑著說:「夜晚的臺北校園,四四方方的建築物,再加上周圍的燈光,像個燈籠。」在進入淡江就讀前,他畢業於師範大學國語專修科,40歲那年,林良受到師大同學的鼓勵,及「不想錯過好機會」的想法,成為淡江大家庭的一員。當時的夜間部須就讀5年,但若曾專修畢業,只需研修大三以上的課程。不過,好學的他卻自願「降一級」,從大二唸起,也因如此,上課時,周遭的同學大多是年輕小夥子,他說:「班上比我年輕的同學,總會叫我老先生。」   重回校園的林良,為了不讓家人擔心,8個學期中,有7個學期都是拿第一名的獎學金,唯一一次的失利,過程卻很逗趣。林良解釋,因為白天在國語日報擔任編輯,只有晚上的時間能準備考試,「那天備考到凌晨,幾乎沒有睡。」去到學校,又怕被同學一問,就擦掉腦中備考的資料,只好在附近的冰店喝橘子水提神,「喝著喝著卻不小心睡著了,考試差點遲到,」一夜沒睡的林良,進到教室,拿起筆,一沒注意又與「周公」下棋去,等他醒來時,時間只剩下20分鐘,4個申論題都沒有寫,「那時我心想:申論題有字,就有分數。」於是他妥善分配剩下的時間,不管有沒有寫完,只寫滿5分鐘就換題,「那個科目我最後拿到74分,錯失第一。」如此勤學的林良,印象最深的課程是「英國文學史」與「英語發音學」。他回憶道,當時文學史考試,只要有好成績,老師就會送書鼓勵學生,「曾收到一本歐洲文藝復興,這對我是很大的鼓勵。」而英語發音學的老師,對林良總有高度期待,每次都考滿分的他,曾有次不小心拿到90分,「當時老師直說很遺憾。」還有次老師要求他背美國詩人福羅斯特的一首詩,當他一字不漏的唸完,「老師給了我『行!』的稱讚。」畢業近50年,還能詳述當年點滴,足見淡江對林良的深遠影響。而他的學習也從未劃下句點,透過閱讀吸收新知,創作之餘也將畫畫視為休閒活動,思考著如何運用色彩,用畫筆畫出腦海中的想法,「每當看到成果,總會很快樂。」 開啟兒童文學大門   開始踏入兒童文學的大門,除了林良曾任職國語日報,與其父親鼓勵看書的童年經驗外,他曾思考,「為什麼成人可以閱讀,而小孩卻不行」的不公平問題,林良說:「我希望能讓小孩也能受到文學的薰陶,希望透過瞭解文字的意像,使他們成為富有感覺及同情心的人。」他的小女兒林瑋笑著回憶,從小父親很鼓勵孩子多閱讀,「小學時曾問過父親如何記住『的』與『得』的差別,那時他笑笑地回答:『你多閱讀就知道哪個字是對的,哪個字是錯的了。』」   而林良寫作時,桌子上總不會缺少茶或咖啡,他笑著說:「為了提振精神,而有時兩種飲料都會放,輪流換著口味,也不錯。」另外,有項寫作時不可或缺的助手─「國語大辭典」,是林良嚴以律己的證明,他說:「小朋友們很注重用詞、用字,所以我隨時隨地都在查。」他更進一步補充,每次的下筆,心中都有位講述故事的對象,「不同的小朋友,喜歡聽的故事也就會不一樣。」而林瑋表示,文字比圖畫、照片等,都更能充分紀錄作者的看法和情緒,對她來說,爸爸的書就像是童年的相簿,曾是書中角色的她,回顧父親過去筆下的自己,「能體會他在看著還是孩子的我們時的感受,尤其是自己當了媽媽以後,了解更深刻。」 文化使命是為人類謀取幸福   金鼎獎,為政府肯定文化傳播出版事業最具規模的獎項。提到文化的定義,林良將其分成兩大部分,第一個是「民族」,如生活方式、習慣等;而另一部分則是「對於人類的貢獻」,他簡單說明,貢獻就是「幸福」,如孔子儒家思想、畢昇發明活字版印刷等,目的都是為了讓人類往前一大步。如同他的偶像胡適也是其中一位,林良說,「胡適的白話文運動,讓每一個人說話時都不用傷腦筋『之乎者也』,只要簡單的言語就可以表達想法。」但對於「文化的完整性」,林良強調:「同時具備以上兩者,才謂完整。所以我們仍須努力,在各領域善用自己的專長,為人類謀取幸福。」就如同他在兒童文學的耕耘,林良用淺顯易懂的文字,讓孩子藉由閱讀獲得文學的薰陶,替孩子們謀幸福。而對於獲獎的肯定,林良說:「得獎,是份得到他人關懷與鼓勵,也是份福氣。」他解釋,得獎與否,非自己所決定,得獎的關鍵是有福氣碰到貴人肯定,他謙虛地說道,「既然是福氣,就更不能驕傲。」 永不西下的小太陽   他認為,新聞工作者須具備,健康的身體、與時間賽跑的毅力,及能一心多用的特質。「不過,當作家還要再加上『坐得住』這個條件。」常有人問林良,寫作時是否有缺乏靈感的窘境?從不擔心沒有創作靈感的他,除了相信睡眠能讓腦袋靈活外,也認為,「就算是吃晚飯的生活經驗,也可以與人互相交換,也是一個新的創作靈感。」   熱愛閱讀的林良,最近剛看完《賈伯斯傳》及《翁山蘇姬傳》,林良表示,他欣賞賈伯斯的商業頭腦;欽佩翁山蘇姬不畏危險,為人民、為自由奮戰的精神。除了學習新事物,創作超過66年的林良,至今仍持續寫作,目前在國語日報上有4個專欄由他負責,早上6時至9時,晚上10時到凌晨1、2時,這兩個時段,是他鍾愛的寫作時刻,「一旦開始寫,直到寫完才會放下筆。」他表示,除了寫作是他的興趣外,家人的呵護也是他持續的動力。「在家裡,寫作就是門正經事。」他也鼓勵想從事寫作的年輕學子,「磨練自己的筆,」不要害怕,多投稿,「一步一步地往前走,就算沒有入選,也不要小看自己,只要多寫就一定有機會。」(本文摘錄869期淡江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