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系校友黄俊达携手张健忠 科研路上最佳拍档

3 版 校友会活动 (系所、其他)
245期 2025-07-31
◎化学系校友佐信科技总经理黄俊达(左),与国立中兴大学生医工程研究所终身特聘教授张健忠,2024年以「全方位SER检测平台CSDP——生医和食安应用」,获得新加坡国际发明展金牌。

   在科技与创新的交会口,谁能抓住机遇,就能大步前进。本校化学系校友,佐信科技总经理黄俊达与国立中兴大学生医工程研究所终身特聘教授张健忠,正是代表人物。想起在化学系的求学过程,黄俊达说,证明了「即使曾有黯淡的过去,也能通往闪耀的未来。」

   从学生时期合作,一路努力创发,到如今连获第19届国家新创奖、第20届国家精进奖,曾在2023经济部举办的「台湾创新技术博览会」上,以「三维电浆热点之讯号增强芯片」,摘下最高荣誉「发明奖铂金奖」与「未来科技奖」;2024年以「全方位SER检测平台CSDP——生医和食安应用」,参加新加坡国际发明展,首度出击即获金牌;今(2025)年参加在日本东京展出的「世界奈米展」,他们介绍联手研发的快速检测平台,应用于生医检测包括病毒、微生物、胆红素、醣化学色素等,可在5分钟内,测得市售胡椒粉、香料等是否内含苏丹红,及其他20种农药检测,促成跨国合作。

   回忆起大学生活,黄俊达毫不避讳地笑言:「当年班上有一群很优秀爱念书的,还有一群爱打球的,但自己学生时期其实不够认真、爱玩社团和耍废。」但化学系有大刀老师,导致他大学后两年都在努力用功、想方设法让自己顺利毕业。

   幸运的是当他回头念书,愈读愈有兴趣,还可以和同学熬夜分别读不同单元,第2天再分享学习心得,之后顺利考进硕士班,他遇见了关键的合作夥伴──张健忠,张健忠是用功的那一群,在本校化学系从学士、硕士,一路念到博士,当时张健忠攻读博士,黄俊达准备硕士毕业口试,张健忠要求他提前准备好,还提供修改建议,结果是「被张健忠叮到满头包」,但也因此使他论文更加完善。

   之后两人开始长期合作,张健忠主攻萤光研究,但设备资源不足,黄俊达主动协助,透过客户关系帮忙借设备,使其研究得以顺利进行。从此,两人建立起深厚的信任与默契。

   前几年COVID-19疫情爆发,他们的研究成果获得政府经费,准备做与老鼠模型有关的生物实验,却因无法取得样本而功败垂成。几个月后,国际期刊上竟出现相关的论文,因那时样品太难取得,台湾的研究也很难发表到这种国际高影响因子期刊。不过,黄俊达并未放弃,反而转向其他方向探索。「我发现,很多东西都离不开化学。」他坚信自己与张健忠的技术有突破的潜力,尤其在AI结合拉曼光谱判读疾病方面,更是充满无限可能。

   黄俊达回忆起曾为了获得临床检体,花了好长时间说服荣总医师提供样本,虽然他当时自认没那么大的能力,但张健忠配合测试,拉曼系统够成熟,也帮助他更好地抓取数据。他提到,曾在中研院做实验时,有研究员认为使用不同雷射波长,撷取的数据不会差太多,但他就是不服气,一次次验证后,成功证明了的确存在差异。

   2023年10月,他们携手发表「三维电浆热点之讯号增强芯片」,以三维空间奈米结构开发的芯片,无须破坏样本,样品用量极少,应用性极高。团队将此技术推展至智慧农业与生医检测领域,应用在农药残留、兰花病毒、冠状病毒抗原抗体检测、直接胆红素等食安与临床筛检上,展现出跨领域整合应用的潜力与深度。在创新研发的成果上,黄俊达与张健忠屡创高峰。

  这项研究让黄俊达与张健忠发表于高价值国际期刊《Applied Physics Reviews》,影响因子高达19.527,达成科研与学术影响力的双重突破,在国际学术界引起高度关注,不仅为国内传感与生医应用领域注入新动能,也为未来智慧医疗与精准检测应用开创无限可能。黄俊达感谢合作项目连续多年获得国家补助,他说:「张健忠很照顾我,是能建立信任、很好的合作夥伴。」

   在产业推广方面,黄俊达最引以为傲的,是联电对接Intel的案子。「去了才知道世界有多大,才知道化学能应用的方面有多广。」即使高中和大学学习时曾经「混摸打滚」,但如今在实验室里、会议桌上,他找到了自己真正的舞台与价值。黄俊达也坦言,人要具备辨识技术潜能的眼光,「要看懂数据背后的意义,而不只是看表面,很多人看不出关键在哪里。」

   黄俊达常回到淡江,今年受系主任陈志欣之邀,114年3月和5月三度和化学系学弟妹们分享,他认为人生最重要的就是「踩线」,鼓励学生勇于试错,敢于突破。「人生不去试试看、不去踩踩路,你怎么知道哪些路可以走出来?」更不要轻易放弃尝试,而是要搞清楚自己的特点与兴趣,再订个目标,以自己的专长向前走下去。尤其是「三点成面」的思维,他提到:「任何事情要做大,先想三个面向或要素,再拟出前进的步伐,这样才能走得更顺利。」

   黄俊达从学生到总经理,张健忠从淡江到中兴,一路跌跌撞撞的经历,靠的是热情、信任、不断的实验,这是创新最珍贵的燃料。两人的恩师,退休教授王文竹更给予高度的肯定,因为他俩拥有的不只是技术,更是人生的信念和坚持。(摘自淡江时报 第 1221 期:https://tkutimes.tku.edu.tw/dtl.aspx?no=59428)
      
这是一张图片 ◎黄俊达与张健忠2023在「台湾创新技术博览会」上,摘下最高荣誉「发明奖铂金奖」与「未来科技奖」。

这是一张图片◎黄俊达今年常回母校,与学弟妹们分享其职涯发展经验。 

   
资料来源:淡江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