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系校友谢采宜获第8届全球华文永续报导奖

3 版 校友会活动 (系所、其他)
236期 2024-10-31
◎第8届全球华文永续报导奖,校友谢采宜(右1)获学生组影片类(短)首奖,由大传系校友TVBS新闻部副总监杨桦(左1)颁奖(资料来源/淡江时报)
 
 由TVBS信望爱永续基金会主办的《第8届全球华文永续报导奖》颁奖典礼,于 10 月 6日(日)盛大举行,本报前记者,英文系校友,现就读台湾大学新闻研究所的谢采宜,以《退休教授走入偏乡—程式设计教育启蒙善的循环》获得学生组短影片类首奖。大传四简铭志及戴上恩,则以《浪板再生,永续的浪人精神》,拿下同组影片优等奖,分别从颁奖人,大传系杰出校友、TVBS新闻部副总监杨桦手中接下奖座。

 本届全球华文永续报导奖参赛作品多达732件,共46组作品获奖,加上10组人气奖,颁发总额逾200万元奖金、奖品,创下历史新高。谢采宜与同学蔡欣佁的作品,讲述台科大教授郑群星退休后,将程式设计的专业带进偏乡,为孩童搭建学习平台,为城乡失衡教育启动善的循环。她感谢评审的肯定,以及郑群星愿意受访及分享,「把感动传达出去,让更多人注意到偏乡教育的困境。影片另访问到中文系校友,鹿乐平台计画主持人、政治大学文学院院长曾守正及教授王素芸的媒合过程,以及彰化县仁丰国小校长陈志盛和教师林幼敏的感激之情。评审认为,该片剪辑手法纯熟,镜头跟随教授行脚,节奏明快、自然动人。文字叙事流畅、画面结构完整,是饶富情怀的好作品。

 简铭志与戴上恩作品则聚焦于来自南非的Neil,及他所创立的冲浪板工作室Mu Surf,利用回收木材赋予破旧冲浪板的新生,致力打造环境友善的冲浪文化。作品以冲浪板为主题,揭示其可能对环境造成的隐性影响,展现如何透过微小的改变来推动环保理念的实践。他们表示,影片以人物专访类型呈现,拍摄之前思考整体架构,并设计访纲,让内容更加完整。过程中发现:「受访者的工作室比预期小,又遇到天候不佳的问题,但透过不同桥段的镜头运用及后期剪辑,在有限空间中创造了丰富的视觉。 感谢全球华文永续报导奖及淡江电视台指导老师万玉凤的支持,希望透过新闻让更多人知道,只要有一点小小的改变,就可以对地球有所帮助,并引发社会大众对海洋保护及冲浪板环境影响的关注。」

 评审表示,该组摄影技术纯熟,层次丰富,单一主角却不乏味,人和永续是串连在一起的,脚本很好,全片无旁白更显作者用心程度。作者善用标题金句,让人对故事主角的人生态度与哲学印象深刻,完全体现实践环保永续的精深。(摘自淡江时报1192期: https://tkutimes.tku.edu.tw/dtl.aspx?no=58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