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系友会8月活动

企业精神延续在校园─电机系友携手实践教育传承
- 「赖友仁培领助学金见面会」透过世代对话打造学生向上流动的跳板
电机系友会于114年8月10日(日),举办了一场别具意义的见面会—「赖友仁培领助学金面谈会」。乍听之下只是一次助学活动,实则为一场充满教育理念、人脉传承与价值投资的跨世代对话。这项由电机系友会主导的助学金计画,源自已故电机系教授赖友仁的理念:「真正的教育,是让学生在看见希望的同时,也能成为他人的希望。」如今,这份信念透过系友会、历届校友与系上师长们的共同努力,持续生根发芽。
今年的见面会邀请到第9届系友会理事长林世仁领衔,并由副理事长廖逸民、张景甯携手多位企业界与工程界的优秀系友回校参与,包括唐瑞伯、李俊昌、杨锦钿、王博民等人,齐聚一堂,与来自电机系的32位学生进行温馨的小组面谈,透过话语分享,深入了解个人背景、挑战与潜力。「我们希望给予的,不只是经济上的援助,更是一种相信与陪伴。」林世仁在会中如此说道。本次活动由现任系主任刘寅春教授全力支持。刘寅春表示:「助学金只是形式,实质上是淡江电机人对教育的承诺与对下一代的投资。这不只是钱的流动,而是精神的接力。」
- 薪火相传的温暖支持 从讲台到职场,赖老师精神仍在延续
整场活动过程温馨且感人。学生们谈起学业困难、家庭背景与梦想志向;而坐在对面的各个系友们,则以业界实战经验为教材,给予建议与鼓励。他们用自己的经历告诉学弟妹:「我们曾走过这条路,现在也愿意扶你一把。」这不只是一次面谈,而是一场价值观的延续—关于信任、承诺与反哺。
「赖友仁培领助学金」早已超越传统助学性质,它是一套完整的「价值传递机制」。在系友会的延续推动下,将校园内累积的知识、人脉与情感,转化为下一世代的社会资本。这是教育的本质,也是企业家精神的延伸。
「赖友仁培领助学金」早已超越传统助学性质,它是一套完整的「价值传递机制」。在系友会的延续推动下,将校园内累积的知识、人脉与情感,转化为下一世代的社会资本。这是教育的本质,也是企业家精神的延伸。
- 系友携手传承精神 学长姐温暖扶持后辈
未来,系友会亦持续秉持初心,规划扩大此项助学计画,吸纳更多历届校友资源,让更多学生得以安心学习、勇敢逐梦,形成一个具备持续影响力的「淡江电机人共助平台」。(电机系友张睿宇提供)
电机系友论坛
电机系友会于114年8月23日(六)在台北校园D508举行系友论坛,本次邀请系友孙积贤学长、朱唯勤学长及邓树桢学长进行技术分享,其主题分别为「光纤通讯与矽光子发展」、「创新医疗器材研发经验分享」及「AI时代的就业革命:从失业潮到新职业机会」。「光纤通讯与矽光子发展」的主题上,由于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使得对于传输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孙积贤分享的矽光子有利于降低芯片传输上的功耗,在演讲的过程中,孙积贤详细的介绍了矽光子基础理论及应用面向,也因为要讲的内容太多,听众均意犹未尽,因此相约学长择日加开场次继续论坛。
在「创新医疗器材研发经验分享」方面,朱唯勤学长以实际手术案例为例,介绍了新科技是如何协助医师在手术过程中更快速更精准更安全,在演讲过程中朱唯勤亦分享一项被美国FDA认可为更安全手术的技术,让台下的听众听了都纷纷啧啧称奇。
最后压轴的是邓树桢学长的「AI时代的就业革命:从失业潮到新职业机会」,AI时代的来临许多人担忧着自己的工作是否将被AI取代,但循着邓树桢演讲的脉络,不难找出与AI共存甚至让AI来加值的轨迹,悲观的来看确实许多人的担心并非无稽之谈,但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却又是新工作诞生及爆发的新兴时代,科技发展一路以来皆有这样的轨迹,但从终端来看,这些阵痛都是将人类推上更高文明的助力。此次论坛让系友们均获益良多,并在问答时间亦有系友将自身产业领域与讲者进行更多的激荡,随后产生了更创新的解决方案。
在「创新医疗器材研发经验分享」方面,朱唯勤学长以实际手术案例为例,介绍了新科技是如何协助医师在手术过程中更快速更精准更安全,在演讲过程中朱唯勤亦分享一项被美国FDA认可为更安全手术的技术,让台下的听众听了都纷纷啧啧称奇。
最后压轴的是邓树桢学长的「AI时代的就业革命:从失业潮到新职业机会」,AI时代的来临许多人担忧着自己的工作是否将被AI取代,但循着邓树桢演讲的脉络,不难找出与AI共存甚至让AI来加值的轨迹,悲观的来看确实许多人的担心并非无稽之谈,但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却又是新工作诞生及爆发的新兴时代,科技发展一路以来皆有这样的轨迹,但从终端来看,这些阵痛都是将人类推上更高文明的助力。此次论坛让系友们均获益良多,并在问答时间亦有系友将自身产业领域与讲者进行更多的激荡,随后产生了更创新的解决方案。

资料来源:电机系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