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传系校友潘客印执导的首部剧情长片《我家的事》,2月14日(五)入围第20届大坂亚洲影展(Osaka Asian Film Festival, OAFF)竞赛单元。另一位大传系校友苏弘恩执导的《猎人兄弟》电影,入选第42届金穗奖优良电影剧本,于3月21日(五)起全台上映。
导演潘客印在得知入选消息后感动表示:「超开心而且感恩!这是我人生第一部剧情长片,在我的故乡彰化社头拍摄,我想将最美的天空、最金黄的阳光,还有最珍惜的回忆,分享给全世界的观众。」2024年11月《我家的事》在台北金马影展执委会执行的2024金马创投会议「第46届优良电影剧本」,已荣获「特优剧本奖」肯定,该片集结曾敬骅、蓝苇华、高伊玲、黄珮琪、姚淳耀、朱羿铭等实力派演员,透过4位家人的故事,描绘家庭中的爱与秘密。
大坂亚洲电影节于每年3月举办影展活动,是日本关西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国际影展之一,一直以来聚焦亚洲优秀电影与新锐导演。《我家的事》成功入选,对于导演与整个剧组而言都是极大肯定。潘导演表示:「非常期待与日本的观众分享我们的电影。」电影即将于影展进行世界首映,台湾则于今年暑假大银幕上映。
《猎人兄弟》由金马奖得主徐诣帆、马志翔及林庆台联合出演,是继《赛德克.巴莱》后他们再度同框,深刻诠释当代原住民的家庭故事。苏学长首次掌舵剧情长片,以其融合太鲁阁族与闽南人的独特血统背景,巧妙编织出一个深邃且引人入胜的故事。这部电影筹备超过4年,在花莲实景拍摄,以手足之情为切入点,深入探索狩猎文化、部落变迁中的命运与挑战。
苏学长表示,自己的认同从拍片开始,「因为实际接触自我的文化而非透过官方包装,以在地观点去记录,身体力行,很认真且清楚地认识自己。」他希望透过这部电影,让观众感同身受,从角色的经历中找到自我救赎的希望。他2015年执导第一部纪录片《灵山》,曾获2016年台湾国际纪录片影展,华人纪录片评审团特别奖及南方影展首奖;另一部《土地》则获2017年高雄电影节优选、第40届金穗奖优等奖,更接连在国际获3项影展肯定,包括2018年意大利乡村电影节(Rural Film Festival)首奖、北京国际短片联展华语竞赛单元评审团特别奖,及西班牙的FicBueu影展的最佳摄影和最佳成音。(摘自淡江时报1205期:https://tkutimes.tku.edu.tw/dtl.aspx?l=epaper&no=58795 )
导演潘客印在得知入选消息后感动表示:「超开心而且感恩!这是我人生第一部剧情长片,在我的故乡彰化社头拍摄,我想将最美的天空、最金黄的阳光,还有最珍惜的回忆,分享给全世界的观众。」2024年11月《我家的事》在台北金马影展执委会执行的2024金马创投会议「第46届优良电影剧本」,已荣获「特优剧本奖」肯定,该片集结曾敬骅、蓝苇华、高伊玲、黄珮琪、姚淳耀、朱羿铭等实力派演员,透过4位家人的故事,描绘家庭中的爱与秘密。
大坂亚洲电影节于每年3月举办影展活动,是日本关西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国际影展之一,一直以来聚焦亚洲优秀电影与新锐导演。《我家的事》成功入选,对于导演与整个剧组而言都是极大肯定。潘导演表示:「非常期待与日本的观众分享我们的电影。」电影即将于影展进行世界首映,台湾则于今年暑假大银幕上映。
《猎人兄弟》由金马奖得主徐诣帆、马志翔及林庆台联合出演,是继《赛德克.巴莱》后他们再度同框,深刻诠释当代原住民的家庭故事。苏学长首次掌舵剧情长片,以其融合太鲁阁族与闽南人的独特血统背景,巧妙编织出一个深邃且引人入胜的故事。这部电影筹备超过4年,在花莲实景拍摄,以手足之情为切入点,深入探索狩猎文化、部落变迁中的命运与挑战。
苏学长表示,自己的认同从拍片开始,「因为实际接触自我的文化而非透过官方包装,以在地观点去记录,身体力行,很认真且清楚地认识自己。」他希望透过这部电影,让观众感同身受,从角色的经历中找到自我救赎的希望。他2015年执导第一部纪录片《灵山》,曾获2016年台湾国际纪录片影展,华人纪录片评审团特别奖及南方影展首奖;另一部《土地》则获2017年高雄电影节优选、第40届金穗奖优等奖,更接连在国际获3项影展肯定,包括2018年意大利乡村电影节(Rural Film Festival)首奖、北京国际短片联展华语竞赛单元评审团特别奖,及西班牙的FicBueu影展的最佳摄影和最佳成音。(摘自淡江时报1205期:https://tkutimes.tku.edu.tw/dtl.aspx?l=epaper&no=587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