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保系主任何佳玲(前排右起)邀请退休教师林丽铢与系友黄秀玲新生分享(资料来源/淡江时报)
风保系于10月15日(二)上午8时在商管大楼B607,邀请现代保险杂志创办人暨董事长、风保系系友黄秀玲,偕同现代保险教育事务基金会董事长、风保系退休教师林丽铢,以「我的保险奇幻人生」为题,勉励学生勇于探索未来职业生涯,并强调选择和坚持的重要性。黄秀玲以自身经历为例,坦言年轻时并不喜欢风保系,也不曾想当老师,考进淡江保险系(风保系前身),经过摸索与学习产生兴趣,尤其经常考取高分,毕业后成为风保系教师与系主任,立志「影响更多人来了解保险的重要性。」
她进一步分享,当年肩负《现代保险杂志》社长陈益茂的期望,独立完成杂志定期出版,并亲自送到淡水邮局寄送的艰辛过程。黄秀玲提及有趣的事,就是常常和林丽铢到各保险公司卖杂志、谈广告,也让她真正地了解了保险行业,感受到媒体在保险领域的重要性,进而创办了《健康保险大家谈》电视节目,至今已耕耘35年,对学界与业界皆产生深远贡献,发挥极大影响力。最后她勉励学弟妹:「回头看人生的分岔点,每一个选择都会影响结果,只要勇敢坚持往同条道路,就能活出自己的一片天。」
林丽铢强调,「想要」是达成目标的关键,应有清晰的目标和对成功的渴望,将影响最终的结果。她坦言,人生在某些过程中常感到困难,应勇敢尝试去突破,认识自己的不足和追求的目标。此外,她给予学弟妹两点建议:其一为「找到导师」,要找到一位对自己有重大影响的导师,并接受指导,在生活与职业上才能做出适当选择。第二为「终身学习」,对任何事物都应保持好奇心,及持续学习的积极心态,才能应对未来快速多变的复杂环境。她指出,终身学习在于具备问题意识,才能不断成长。
黄秀玲和林丽铢随后在校园中,与资管系副教授郑哲斌巧遇,郑哲斌主动向两位老师大声问好,表示自己当年转学考进保险系,之后再转到资管系,仍念念不忘修过老师们的「保险学」和「风险管理」课程,影响至今。也还记得当年《现代保险杂志》创立于淡水学府路上,「虽然很久没见,老师还是一样亲切,我可是她们的铁粉呢!」(摘自淡江时报1193期: https://tkutimes.tku.edu.tw/dtl.aspx?no=58280)
风保系于10月15日(二)上午8时在商管大楼B607,邀请现代保险杂志创办人暨董事长、风保系系友黄秀玲,偕同现代保险教育事务基金会董事长、风保系退休教师林丽铢,以「我的保险奇幻人生」为题,勉励学生勇于探索未来职业生涯,并强调选择和坚持的重要性。黄秀玲以自身经历为例,坦言年轻时并不喜欢风保系,也不曾想当老师,考进淡江保险系(风保系前身),经过摸索与学习产生兴趣,尤其经常考取高分,毕业后成为风保系教师与系主任,立志「影响更多人来了解保险的重要性。」
她进一步分享,当年肩负《现代保险杂志》社长陈益茂的期望,独立完成杂志定期出版,并亲自送到淡水邮局寄送的艰辛过程。黄秀玲提及有趣的事,就是常常和林丽铢到各保险公司卖杂志、谈广告,也让她真正地了解了保险行业,感受到媒体在保险领域的重要性,进而创办了《健康保险大家谈》电视节目,至今已耕耘35年,对学界与业界皆产生深远贡献,发挥极大影响力。最后她勉励学弟妹:「回头看人生的分岔点,每一个选择都会影响结果,只要勇敢坚持往同条道路,就能活出自己的一片天。」
林丽铢强调,「想要」是达成目标的关键,应有清晰的目标和对成功的渴望,将影响最终的结果。她坦言,人生在某些过程中常感到困难,应勇敢尝试去突破,认识自己的不足和追求的目标。此外,她给予学弟妹两点建议:其一为「找到导师」,要找到一位对自己有重大影响的导师,并接受指导,在生活与职业上才能做出适当选择。第二为「终身学习」,对任何事物都应保持好奇心,及持续学习的积极心态,才能应对未来快速多变的复杂环境。她指出,终身学习在于具备问题意识,才能不断成长。
黄秀玲和林丽铢随后在校园中,与资管系副教授郑哲斌巧遇,郑哲斌主动向两位老师大声问好,表示自己当年转学考进保险系,之后再转到资管系,仍念念不忘修过老师们的「保险学」和「风险管理」课程,影响至今。也还记得当年《现代保险杂志》创立于淡水学府路上,「虽然很久没见,老师还是一样亲切,我可是她们的铁粉呢!」(摘自淡江时报1193期: https://tkutimes.tku.edu.tw/dtl.aspx?no=58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