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校友會6月慶生會暨專題演講

台北市校友會於114年6月20日(五)晚上6點半,在台北校園D508舉辦6月份壽星慶生會暨專題演講,本次邀請到前大使呂慶龍,以「全球化新變局,歡喜心從台灣看世界」為題進行分享。呂慶龍為嘉義人,法文系1971年畢業,1988年獲法國巴黎第七大學博士學位,曾任外交部駐法國代表、駐海地共和國大使,外交生涯42年,駐外26年;退休後現為國內社團法人中法比瑞文經協會監事、對外關係協會理事。呂慶龍分享,自己就讀法文系大二時,就決定以後要靠法文吃飯,用功到做夢的夢境,都在説法語。最終以系上第一名畢業。家中子女7人,經濟拮据,在校時除上課外,就是在圖書館,及在訓導處當工讀生,每月300元,負責整理登記學生缺課總表。畢業後服役空軍時抽中駐防馬祖,報到前赴新聞局,找尋法文版介紹馬祖的資料。外島月薪1,255元,退伍存款11,000多元。退伍前通過交通部國際觀光導遊筆試,申請延至退伍後受訓,取得導遊執照。
呂慶龍在求職過程中,先後考取外貿協會、新聞局,1976年在職時考上外交人員特考。當時補習班未開外交特考班,全靠自修。1980年任外交部駐法代表處三等秘書,後曾返外交部任發言人兩年兩個月。並分享駐海地大使5年1個月期間,曾幫我國政府節省可能浪費之公帑約1000萬美元。海地風光如同台灣南部鄉村,惟該國政情、社會動盪,首都太子港80%被黑幫掌控。在該地辦理外交,仍秉持一貫態度:遇事不能當場生氣。這個很重要。該國以美國及我國,為其極重要邦交國。呂慶龍談及,我國於1964年法國即將與中國建交前,率先宣布與法國斷交。1976年成立法華關係貿易促進會。呂慶龍於1980、1990、2007年三度派駐法國共16年,2007至2015年任台北駐法國代表處代表(國內稱為大使)至公職退休。攻讀博士期間,於任職巴黎、荷蘭、台北時撰寫論文,自打報告。並自豪的表示其打字功力,可以不看鍵盤、螢幕。
講座中,呂慶龍分享多年駐外經驗,提出「敲門哲學,廣結善緣。」的重要性。他指出,我國駐外單位多為無邦交國,但外交人員要發揮熱情,主動拜訪駐在國各公、私單位。鼓勵同仁勇於嘗試,多敲門,建立外交、商務、文經及與民間的感情。並綜合外交工作三大要件:一、外交就是代表國家和人民的表現。二、和駐在國人員交往中我們不能一廂情願,要站在對方立場設想。要有自信不能只打悲情主義。三、對人要沉得住氣,不能當面生氣。呂慶龍也善用台灣文化進行軟性外交,他常攜帶台灣的兩隻布袋戲偶,在社交場合以台語、法語或英語,表演給來賓觀賞;另以個人喜好的攝影專長、及國內出版的台灣動漫法文版,行銷台灣;另外他個人品酒、評酒的素養,也拉近不少法語國家公部門、民間和台灣的外交關係。呂慶龍提起對目前世局的看法,川普對台灣關稅10~30%,認為還是未定之數。俄烏戰爭結束,仍是遙遙無期,因兩國無共同交集點。我國1979年與日本斷交(日相田中角榮時代)後,歷年台灣對日本地震賑災捐款、疫情期間捐獻大批口罩,拉近了台、日關係。
談及國際局勢,世界人口82億6千多萬,台灣2,335萬人,占世界的0.28%;GDP占世界的0.91%;貿易量在歐盟排名第5,受到歐洲重視。呂慶龍說從駐法經驗感覺,他們評論公眾人物,就事論事,鮮有將該人親屬拉入非議。這與台灣動輒將人與家屬集體抹紅、抹黑,有所不同。呂慶龍從事外交工作42年,歷經藍、綠政黨執政,以推行政府行銷台灣,做好職責工作為前題,曾獲選模範公務員。因全心投入工作,增進台、法關係,卸任駐法代表時,法國政府將巴黎近郊一處新開道路,以呂慶龍姓名為巷道名稱,是台灣駐外人員中極為鮮見的殊榮。呂慶龍認為每個人做好份內的事,各司其職,台灣的未來不必太過操心。最後慶生會時,呂慶龍用法文唱了生日快樂歌,演講結束前,呂大使又教大家唱了一首「Bonsoir, Mes Amis!」(朋友們,晚安!)的法文歌。美好的夜晚在校友們的熱烈互動中劃下完美句點。
◎6月壽星慶生會
資料來源:台北市校友會
呂慶龍在求職過程中,先後考取外貿協會、新聞局,1976年在職時考上外交人員特考。當時補習班未開外交特考班,全靠自修。1980年任外交部駐法代表處三等秘書,後曾返外交部任發言人兩年兩個月。並分享駐海地大使5年1個月期間,曾幫我國政府節省可能浪費之公帑約1000萬美元。海地風光如同台灣南部鄉村,惟該國政情、社會動盪,首都太子港80%被黑幫掌控。在該地辦理外交,仍秉持一貫態度:遇事不能當場生氣。這個很重要。該國以美國及我國,為其極重要邦交國。呂慶龍談及,我國於1964年法國即將與中國建交前,率先宣布與法國斷交。1976年成立法華關係貿易促進會。呂慶龍於1980、1990、2007年三度派駐法國共16年,2007至2015年任台北駐法國代表處代表(國內稱為大使)至公職退休。攻讀博士期間,於任職巴黎、荷蘭、台北時撰寫論文,自打報告。並自豪的表示其打字功力,可以不看鍵盤、螢幕。
講座中,呂慶龍分享多年駐外經驗,提出「敲門哲學,廣結善緣。」的重要性。他指出,我國駐外單位多為無邦交國,但外交人員要發揮熱情,主動拜訪駐在國各公、私單位。鼓勵同仁勇於嘗試,多敲門,建立外交、商務、文經及與民間的感情。並綜合外交工作三大要件:一、外交就是代表國家和人民的表現。二、和駐在國人員交往中我們不能一廂情願,要站在對方立場設想。要有自信不能只打悲情主義。三、對人要沉得住氣,不能當面生氣。呂慶龍也善用台灣文化進行軟性外交,他常攜帶台灣的兩隻布袋戲偶,在社交場合以台語、法語或英語,表演給來賓觀賞;另以個人喜好的攝影專長、及國內出版的台灣動漫法文版,行銷台灣;另外他個人品酒、評酒的素養,也拉近不少法語國家公部門、民間和台灣的外交關係。呂慶龍提起對目前世局的看法,川普對台灣關稅10~30%,認為還是未定之數。俄烏戰爭結束,仍是遙遙無期,因兩國無共同交集點。我國1979年與日本斷交(日相田中角榮時代)後,歷年台灣對日本地震賑災捐款、疫情期間捐獻大批口罩,拉近了台、日關係。
談及國際局勢,世界人口82億6千多萬,台灣2,335萬人,占世界的0.28%;GDP占世界的0.91%;貿易量在歐盟排名第5,受到歐洲重視。呂慶龍說從駐法經驗感覺,他們評論公眾人物,就事論事,鮮有將該人親屬拉入非議。這與台灣動輒將人與家屬集體抹紅、抹黑,有所不同。呂慶龍從事外交工作42年,歷經藍、綠政黨執政,以推行政府行銷台灣,做好職責工作為前題,曾獲選模範公務員。因全心投入工作,增進台、法關係,卸任駐法代表時,法國政府將巴黎近郊一處新開道路,以呂慶龍姓名為巷道名稱,是台灣駐外人員中極為鮮見的殊榮。呂慶龍認為每個人做好份內的事,各司其職,台灣的未來不必太過操心。最後慶生會時,呂慶龍用法文唱了生日快樂歌,演講結束前,呂大使又教大家唱了一首「Bonsoir, Mes Amis!」(朋友們,晚安!)的法文歌。美好的夜晚在校友們的熱烈互動中劃下完美句點。

資料來源:台北市校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