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校友會8月慶生會暨專題演講

2 版 校友會活動 (海外、縣市)
246期 2025-08-31
◎校友歡樂大合影
 
   台北市校友會於114年8月15日(五)晚上6點半,在台北校園D508舉辦8月份慶生會暨專題分享活動,由母校工學院院長李宗翰博士主講「跨域整合的三重奏—工程、人工智慧與健康照護的新世紀」,約60位校友到場聆聽精彩的介紹。

   李宗翰院長分享了自己在美國求學的經歷。他提到,在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UC Berkeley)攻讀博士學位時,因指導教授的態度和要求,讓他決定轉學。儘管教授揚言不寫推薦信,他最終仍成功轉到密西根大學安娜堡分校(University of Michigan, Ann Arbor)。他提到,在密大只花了兩年十個月就拿到博士學位,並在五年半的時間內總共獲得四個學位(一個博士、三個碩士),因為他「被刺激到」。並以工學院負責人的身分,詳細介紹了淡江大學工學院的優勢和特色:
   一、學術成就:
      (一)李院長他提到自己的博士論文技術—波浪邊界處理,被廣泛使用的流體力學軟體 ANSYS 採用。
      (二)用人工神經網路(ANN)技術,讓海上平台能固定在海面上。
      (三)淡江大學工學院在 ESI 工程學門排名中位居世界前百分之一。
      (四)淡江大學的機器人中心連續13年獲得世界冠軍。
      (五)在企業出題的人才解題競賽中,淡江大學在2019年拿下第一和第二名,並在後續的競賽中解決了全國36題中的9題。
  二、教育品質:
     (一)工學院連續17年通過IEET工程教育認證,證明其教育品質有保障。
     (二)強調學生是重點,並展示了許多學生參與專案、競賽的照片。
     (三)教學評鑑滿分6分,工學院平均高達5.62分,顯示老師教學認真且受學生肯定。
     (四)老師升等率高,表示老師們在研究上也相當努力。
  三、特色專案與設施:
    (一)介紹了台灣近7成的超高建築風洞試驗都在淡江大學進行。
    (二)成功發射了三次火箭,並預計發射第十次。
    (三)機械系單一系的設備價值就超過新台幣1.3億元。
    (四)展示了工學院的學生是杜拜未來博物館立面設計的關鍵設計者之一。
  四、招生與福利:
    (一)提出工學院與AI創智學院總共有9個系,但有19個專家群組,學生可以跨領域學習。
    (二)提出「斜槓體驗遊樂園區」的概念,讓學生能自由學習不同領域的知識。
    (三)強調學生有免費健康檢查,且從當年9月開始,每個學生都有專屬的GPT。
    (四)工學院學生每年可申請的獎助學金高達7,000萬新台幣。
  五、量子計算中心:
    (一)介紹了量子物理的基本概念,用淺顯易懂的方式解釋了量子、奈米、古典物理、量子物理、測不準原理、量子疊加、量子糾纏、量子穿隧效應等專有名詞。
    (二)用銅板翻轉和鞋子配對的例子來比喻量子疊加和量子糾纏。
    (三)指出淡江大學在量子計算的算法和理論上有所突破,可以將計算能力加速100萬倍。
    (四)強調量子科技在藥物開發、通訊和生物學上的應用。
  六、AI創智學院與產業趨勢:李宗翰談到了AI帶來的影響和未來趨勢:
    (一)AI的應用與挑戰:
        1、用醫師診斷準確率的例子,說明 AI 雖然強大,但仍有其侷限性,無法取代人類的判斷。
        2、用「你是凱蒂嗎?」和「天真歲月娘真壽」的例子,強調**「懂 AI」**的重要性,不懂的人會被誤導或取代。
        3、分享了AI在即時翻譯、金融數據分析、藥物開發等領域的實際應用。
    (二)AI與就業市場:
        1、提到AI可以在數小時內完成原本需要幾天或幾個月才能完成的工作,例如IPO文件。
        2、預測未來三到五年,銀行業將裁減高達20萬名員工。
        3、引用世界經濟論壇的報告,指出AI會取代舊工作,但會創造更多的新工作,並強調「你不會被AI取代,你只會被懂AI的人取代」。
   最後,李院長用一段幽默的家庭生活故事,表達了即便是在日常生活中,AI也無法取代人類的情感和互動。整場演講充滿了個人的經驗分享、學術研究的成果、學校的特色介紹,以及對未來科技趨勢的看法,內容引人入勝且充滿個人魅力。
這是一張圖片◎8月壽星慶生會
這是一張圖片◎當月慶生會海報

資料來源:台北市校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