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校友會6月活動

2 版 校友會活動 (海外、縣市)
244期 2025-06-30
◎出發囉,松山機場合影
 
金門三日遊活動
 
   桃園市校友會於6月14日(六)至16日(一)辦理金門三日遊活動,本會與姐妹會金門縣校友會、高雄市校友會三會聯誼建立義結金蘭更深厚的情誼。本活動由桃園市校友會主辦,高雄市校友會、新北市校友會共同協辦,金門遊第一天,所有學長姐都起了個大早,分別在松山機場、小港機場集合;在松山機場看到學長姐們穿著輕便及專業行囊一看便知是行家,也代表大家期待的金門遊即將開始了!本次領團由本會常務理事孫允理學長擔任團長,孫學長是在地金門人,由孫學長率團絕對可以寫一個金門深度旅遊日記簿。

   抵達金門尚義機場後,第一站車遊太湖,包含昇恆昌金湖廣場免稅店集合購物、美食、視聽與文化的多元娛樂享受,昇恆昌擁有國際一線品牌、亞洲最大的免稅店和金門占地最大的時尚百貨商場、金門首家進口超市、首座國賓影城;擎天廳可容納上千人的寬敞大廳,當時是在山壁上鑿洞,埋入炸藥,然後以人工開挖而成,壁上可見開鑿痕跡與岩石紋理,壯觀景色渾然天成;山后民俗文化村建於清光緒26年,是金門第一個開放成為觀光景點的聚落。這16棟對稱工整的二進式雙落古厝加上一座宗祠和一座學堂,被稱為「山后中堡十八間」;海珠堂原為王家所創辦的鄉塾,作為山后王家子弟學文習字的場所;獅山砲陣地是全國唯一的坑道式榴炮鎮地,1969年由金門工兵部隊開挖,歷時近一年才完工,花崗岩坑道全長508公尺,寬3.6公尺,平均高度則為4.6公尺,設施完善;沙美摩洛哥老街頹屋有金門摩洛哥之稱,是喜歡拍照的人必訪之地。

   晚餐時間由中華民國校友總會總會長陳滄江(江哥)、監事長李有忠陪同在記德海鮮餐廳宴請來自桃園、新北、高雄三個校友會的學長姐,餐會中每位學長姐好像都是認識很久的朋友一樣,無話不談,笑聲、喝酒聲都融合在一起,歡談聲此起彼落已經分不清楚是哪種聲音了;另本會常務理事孫允理代表張榮源理事長分別致送禮品給江哥總會長、李有忠監事長、金門縣校友會理事長楊忠逸、常務監事、總幹事等,把桃園的第一名伴手禮分享給最佳姐妹會金門縣校友會的各位學長姐。

   第二天行程,來探訪金門大橋,金門大橋為一座連結大金門與烈嶼的跨海大橋,全長5.4公里,大金門端位於金寧鄉慈湖路二段,烈嶼端位於湖埔路。金門大橋共有五座主橋,橋塔造型是世界獨見的高粱酒之穗心形;小金門、大膽島「戰地秘境中的秘境」,面積僅0.79平方公里,南北均有小高地,中央由一條沙灘連接。大膽島隸屬於金門縣烈嶼鄉,位於烈嶼島之西南方,距離金門島約1萬2000公尺,距離廈門島約4400公尺,在兩岸軍事對峙年代,被視為前線中的前線,戰略地位十分重要,與相距約800公尺的二膽島有「前線中的前線、離島中的離島」之稱,曾於1950年7月26日及以及1958年8月26日經歷二次大膽島戰役;沙溪堡位於青岐村外的岬角上,主要是由花崗片麻岩及花崗岩混合而成,從南山頭角度觀看,像極了鳥嘴,所以又稱為「鳳嘴」。
 
   沙溪堡位置特殊,可眺望大膽、二膽、檳榔嶼及廈門,軍事上更肩負重要責任,如同大小金門各個軍事據點,營區裡碉堡、彈藥庫、坑道一應俱全,隨著駐軍的裁撤,經過營區活化、重新整建後,在屬於台灣最西方的這裡,設置了觀景涼亭。依海風順著步道走向涼亭,彷彿被看不見盡頭的大海包擁,這是您絕不能錯過的金門美景之一;太武山有253公尺高度,自太武山公墓北側玉章路口起至「毋忘在莒」勒山石前或深入海印寺,約莫有兩公里的路程,沿途林木繁盛,四季變化令人賞心悅目,約一小時路程。太武山對金門來說猶如一座聖山,山雖不高,卻以仙人倒臥之迤邐山形,擁有迷人之傳說故事,山中景點更融入人文與戰役遺蹟,因位處軍事區域,少有人為之開發與干擾,蘊育了多樣的原生植物植群,成為遊客必訪遊程之一。

   第三天行程為高洞坑道,人稱高洞的E-092防空營20機砲二連,因坑道入口高達6公尺而得名。位於料羅灣口,鄰近漁村聚落海岸邊上,當年由飛虎部隊駐防期間,開闢「凱旋坑道」,後國軍陸續增加其他海防據點。卸下戰事防禦面貌,高洞坑道探索園區以再現坑道原始風貌、運用坑道周圍綠地,及串聯料羅灣側翼防線據點,營造區域旅遊品牌;莒光樓建於1952年由名建築師沈學海所設計,仿古代麒麟閣三層式建築,外觀雄偉、氣宇非凡;後埔小鎮金門最熱鬧的傳統老街,節孝坊剛好立在中間,是全國最精緻也是最大的牌坊,感受母親含辛茹苦養育子女成為國家棟梁的故事,金門的特色美食皆在老街內都可看見,燒餅、海蚵麵線、廣東粥、炸鹹粿、高粱蛋捲等,應有盡有,品嚐當地美食外也填飽溫暖的胃;模範街原是明朝末年,鄭成功於後浦練兵的內校場,1924年由金門縣商會集資興建,計分橫街和直街兩部分,都用紅磚拱廊建造;翟山坑道其實是台海情勢緊繃時的重要軍事設施,曾動員無數人工,費時五年才挖鑿成功的花崗岩戰備坑道,可稱之為「地下金門」傑作之一。

   三天金門遊時間不算長也不算短,因為相聚的時間總是過的特別快,感謝江哥總會長的熱情款待校友會的學長姐及寶眷們,並拍下對金門最圓滿甜美的記憶與情誼;另寶眷們對江哥總會長的印象非常深刻,因為江哥總會長的親和力,一點總會長架子也沒有,是一個非常好的領導者風範,獲得大家排山倒海的讚美;江哥總會長長期擔任志工,在第二天早上也率桃園市校友會學長姐體驗小學交通導護志工,可見江哥總會長對教育念茲在茲真的不遺餘力、功在教育者的最佳典範。
最後,離別是為了下一次的相聚,而短暫的離別只是希望所有學長姐都能事事順心、心之所嚮,在學長姐互道再見也向金門揮手再見。這三天的金門遊除了豐富每位學長姐,對一個不起眼的小島所扮演之重要角色重新認識,隨著飛機起飛回台北,金門遊畫下最真實完美的句點。
這是一張圖片◎參觀神秘的擎天廳
這是一張圖片◎於擎天坑口前合影
這是一張圖片◎感謝金門縣校友會熱情接待
這是一張圖片◎接風宴大合照
這是一張圖片◎於新落成的金門大橋前合影
這是一張圖片◎江哥總會長帶領大家體驗志工活動
藝文講座活動
 
   桃園市校友會於114年6月22日(日)下午,在台北校園D508舉辦了一場充滿感動與故事的藝文講座活動—新書分享會,由國貿系校友游立君(Cinnie)學姐主講,主題為「52歲那年,我活成25歲~童心媽媽英國求學冒險記」,Cinnie娓娓道來自己如何在52歲那年,帶著童心與勇氣前往英國讀書,從日常生活中學會重新與自己對話,也在異國文化裡找回了前所未有的自由與熱情。她在與校友們的互動中,分享如何透過理解與陪伴自己的心,維持內在年輕與外在自信。

   活動除了演講與簽書環節,亦設有英式茶點與趣味抽獎,現場氣氛溫馨熱絡,充滿祝福與笑聲。Cinnie在演講中感性表示:「今天短短幾個小時裡,我們成為彼此生命中的一塊拼圖。也許多年後,你會記得一句話、一個表情,而我也會記得你們帶給我的每一份肯定與支持。」

   在這場午後的分享中,書中的故事打動人心,每位與會者也成為這段青春續章的重要見證。如同書名所傳達的意念—「52歲那年,我活成25歲」,這是一份獻給每一位勇敢再次出發之人的禮物,邀請更多人從中找到前行的勇氣與力量。
這是一張圖片◎講座活動大合照
這是一張圖片◎活動QA時間,互動熱絡
這是一張圖片演講結束後舉辦簽書會    

資料來源:桃園市校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