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系校友释宽谦拍摄电影 纪念其父艺术大师杨英风
◎建筑系校友释宽谦(右)以8年时间跑遍3大洲,拍摄电影《我父英风》,纪念其父艺术大师杨英风,建筑系校友包场首映(资料来源/淡江时报)
建筑系校友释宽谦为感念其父,蜚声国际的艺术大师杨英风,从其成长历程到有情人生,邀请导演符昌锋,历时8年拍摄纪录片式电影《我父英风》,介绍其多样性的创作历程。明年是杨英风百岁冥诞,今年完成的纪录片已在院线上映,别具纪念意义。更因杨英风曾在本校建筑系任教,让她选择淡江建筑系就读。
释宽谦为了追寻父亲当年足迹,跨越日本、新加坡、远赴北美旧金山、洛杉矶和纽约,及中国云冈石窟等地,重塑其父当时的艺术创作样貌,描述其对生命的理解与关怀,对宗教人文的重视与传承。至今杨英风创作雕塑品多达2,554件,位于大坂、纽约等地的大型装置艺术,已放置超过50年,当出现在大萤幕上,仍然相当震撼。
杨英风在本校也有两件作品,置于淡水校园绍谟纪念游泳馆前的《地球村》,以不锈钢圆弧镜面和曲线,让观赏者和雕塑与环境相融合。另一件则是位于兰阳校园的《雪山隧道》,亦为不锈钢锻造,呈现雪山隧道和太阳,以纪念本校创办人张建邦在台北市议员兼宜兰同乡会理事长期间,倡议兴建北宜高速公路,同时庆贺兰阳校园开始招生及北宜高速公路通车。(摘自淡江时报1194期: https://tkutimes.tku.edu.tw/dtl.aspx?no=58308)
释宽谦为了追寻父亲当年足迹,跨越日本、新加坡、远赴北美旧金山、洛杉矶和纽约,及中国云冈石窟等地,重塑其父当时的艺术创作样貌,描述其对生命的理解与关怀,对宗教人文的重视与传承。至今杨英风创作雕塑品多达2,554件,位于大坂、纽约等地的大型装置艺术,已放置超过50年,当出现在大萤幕上,仍然相当震撼。
杨英风在本校也有两件作品,置于淡水校园绍谟纪念游泳馆前的《地球村》,以不锈钢圆弧镜面和曲线,让观赏者和雕塑与环境相融合。另一件则是位于兰阳校园的《雪山隧道》,亦为不锈钢锻造,呈现雪山隧道和太阳,以纪念本校创办人张建邦在台北市议员兼宜兰同乡会理事长期间,倡议兴建北宜高速公路,同时庆贺兰阳校园开始招生及北宜高速公路通车。(摘自淡江时报1194期: https://tkutimes.tku.edu.tw/dtl.aspx?no=58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