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團長我的兵 天天期待陽呈零

楊湘怡(淡江華東校友會財務長、企管系)

  疫情封閉期間最希望聽到的字是“陽呈零”了!!我們小區在3月中旬以前一直是“資優生”;直到3月底以後陸續爆出陽性個案,後來才知道由於某個住戶逃避核酸檢測,家人陸續出現陽性又拒不隔離。。。。諸多無奈,使得疫情在4月份逐步擴散,然後家中囤貨逐漸用完(當時樂觀過頭,認為封閉幾天就結束了,所以囤貨量有限😂… …),直到封閉第6天以後加入社區團購群,過了1天熟悉微信群裏團購情況以後也嘗試開始自己開團做“團長”,有時候也會支持其他團長工作,例如匯總團購資訊製錶做“表姐”或是協助分裝、發貨等。

  由於居住社區社區規模不大:住戶約110多戶,居民人數270人左右,和動輒上千人的社區相比真的是“小”區。按社區人數來算,社區購物團規模至多是“連”,不是“團”。

  發起團購的住戶就是“團長”,“團長”主要職責就是尋找合適商品、發起接龍,湊足團購份數後安排收款、付款、聯繫廠商、收貨、分發等工作(用職業比喻,“團長”身兼採購、銷售、財務、物流、客服等崗位),而本社區團購管理比較鬆散,沒有一堆審查程式,至於需要哪些團購商品,就是看住戶自己需要,主要集中在食材或日用品內容,先接龍後團購,都是純義務性質服務居民。(看新聞知道有些社區的“團長”做得很專業,例如把職場工作報表、專案進程等工具報表運用到團購中,有的團長是先自己買進物資,然後再發起社區接龍;還有的會收取中間差價等等)

  長期處於封閉狀態下,團購總體來說還是解決了大量居民的物資需求問題,但是弊端是價格成本高漲、或是傳出團購導致的感染風險等情況,也有其負面的影響。平心而論,目前的物價絕對是高於隔離前,網上有個段子說上海物價和其他城市相比是1:2.5,這是實際存在的,對一般工薪家庭來說隔離就越長,荷包失血越多,雖然足不出戶,但是每天飲食是基本需要保障的,我想上海有很多人和我一樣,是按當時通知封閉天數進行囤貨的,現實被打臉的是,上海封閉實際天數已經遠遠超過最初預期,一方面經濟發展、家庭生活、個人工作狀態已經衝擊影響,另一方面物資需求沒有得到滿足,靠政府保障緩不濟急,對我來說,主要就是靠社區團購才能合理度過至今。

  但當然,由於擔任團長每天和鄰居們聯絡,在此疫情之間我也頗有收穫:(1)更加瞭解社區居委管理現況,也由於這次機會才加入業主微信群,與住戶之間有了較多的互動;(2)首要是解決問題而不是製造問題:由於社區疫情擴散,部分居民擔心感染,情緒不佳,甚至辱罵言論都有,有次社區群裏居民又在群裏責備居委不作為,陷入紛爭,後來運用會議發言技巧將微信群裏有情緒的言論引導為居民理性待解決問題及訴求,雖然最終問題還是不能完全解決,但是還是有一些正向變化;(3)努力保持樂觀心態,解決自己能解決的,但是確實有困難需要時,校友會也有呼必應,邱會長積極整合校友等各方資源,為需要支援校友解決物資等需求問題。

  最後期待早日解封、早日回歸正常生活軌道。